新闻资讯

同课异构,构出精彩——吕四港镇二年级数学集备组在陈尚义小学开展教研活动

2020/11/19 9:49:06 人评论 次浏览

为有效落实“三段·四模块”课堂教学范式,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效率这一主线,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激发潜能,张扬个性,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促进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力求转变教学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同时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11月17日,吕四港镇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工作五年以内的数学教师集聚陈尚义小学,开展“二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的课题为《认识线段》。

第一节课执教的是桂林小学的曹玉萍老师。曹老师的课堂师生关系融洽,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这堂课以认识线段、寻找线段、创造线段为主线,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在课堂上曹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想认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第二节课执教的是陈尚义小学的卫佳男老师。卫老师的课堂贯穿了这样一条主线“认线段(通过拉直毛线来认识线段特征)——辨线段(大括线、射线遮住部分来辨别是不是线段)——找线段(图形、直尺、生活中找一找线段)——折线段(圆形纸片)——画线段——连线段。一系列多样的操作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对线段的感知,又进一步完善对线段的认识。

 随后,前来听课的教师对两节课进行了分析评价。大家敞开自我、各抒己见,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梳理经验、归纳提升,高效、快速地提升了科研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最后,天汾小学的徐珍珍主任给大家作了《数学是一种语言》的微讲座。她通过各种例子告诉我们数学语言不仅可用文字阐述,还能用含有意义的符号、数学符号、图示、图表等来表达并分享了一些课堂中数学语言的训练方式和心得,让大家感受数学语言“美”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重要性。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老师们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