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天描绘着曼妙的风景,
十一月的雨拔节着生命的成长,
滨海幼儿园的十一月葱茏茁壮。
我们在十一月以教为歌,以研为诗,
拉开了半日开放活动的帷幕。
载去秋的美好和温润,我们迎来了冬的宁静与沉淀。绵绵细雨沁润心脾,给初冬添上了一丝烟雨迷蒙的气息。为进一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用“沉浸式慧探教研”积极助推区域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聚焦园本课程建设,切实促进全市幼儿园游戏精神关照下的一日活动开展,全力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适切指导能力,11月25日,启东市乡村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育站、陆圣红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启东市幼儿园业务园长来到了启东市滨海幼儿园参加此次的专业素养提升培训活动。
一、聚焦现场,智慧前行
活动伊始,各位老师在签到处进行签到,并出示健康码以及防疫证明材料,随后领取宣传手册和观摩卡,一人一册、一人一卡入场参加活动。丰富多彩的班本展板、师幼共创的走廊里、创意十足的游戏选择墙、意蕴深厚的文化墙……让老师们不断驻足;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中到处都是孩子们稚拙而真实的表征:自主签到、值日选择、区域记录……老师们在多彩的环境中感受着滨幼师生共同的幸福教育生活。
冬日雨细微,温情迎客来。漫步滨幼,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给观摩者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看到了深藏底蕴与文化内涵的匠心之作。
在参观了园所环境之后,全体观摩的老师们走进大三班教室观摩杨子澜园长的以“我们在滨海”为主题的半日活动现场展示,深入细致地进行“沉浸式”观摩,带着问题和思考,大家一起精心观察记录孩子的游戏点滴。从幼儿入园签到、自主餐点、互相合作,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再从观摩早操律动到集体活动《合力解决沙水游戏问题》。富有童趣,寓教于乐的班级区域环境,合理的游戏空间,创意十足的活动区域,给来园观摩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后,大家跟随着杨子澜园长和大三班的孩子去户外沙水池进行游戏,孩子们大胆合作创新,迸发许多奇思妙想。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家对师幼有效互动和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问题的思考,得到了深刻的触动,让各位老师颇受启发。
二、学习聆听,启智悦心
半日活动观摩结束后大家前往多功能厅,在滨海幼儿园施彦宇园长的主持下,汇报活动拉开了序幕。首先,近海镇教育管理办公室陈春荣主任对幼教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针对近海镇幼儿教育的整体情况,向大家介绍了五所公办幼儿园的面貌,都各具特色,也充分肯定了滨海幼儿园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要持续关注过程、着眼发展,进一步加强课程游戏化建设是提升优质办园的关键,让“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随后,启东市滨海幼儿园黄铁敏园长以《关注儿童与环境的每一种“相遇”》为题,细述滨海幼儿园的建设发展之路。她从“遇”——遇见儿童、“预”——预见课程、“育”——关注发展、“域”——地域资源四个方面,通过灵动和丰富的照片,介绍本园的教育理念、实践以及成果,让观摩的老师对幼儿园课程环境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教研剖析,互生共长
上午的观摩活动还在让老师们意犹未尽,不知不觉下午的评析研讨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室站联合小组的各位老师分组集中、反思现场、讨论碰撞。针对主题墙环创、环境创设、区域设置、材料提供、师幼互动、教育评价、关键经验、核心素养、游戏观察九大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总结梳理,聚焦提升,形成文稿并现场汇报。
1.主题墙环创
第一组的老师围绕以《让孩子“看得见”的主题墙》进行阐述,从主题解读、版面规划、内容呈现、调整建议四个方面展开了具体分析。在主题墙的呈现中,突出主题活动进行的痕迹,让主题内容服务于教学活动。在这过程中,幼儿充分参与到主题活动中,也使得整个主题墙“活起来”,变成一面“会说话”的墙。
2.环境创设
第二组的老师以《探寻环境的密码》为题,从四个关键字“序”、“美”、“趣”、“意”重点剖析了班级环境创设的区域分布、所折射的本土文化以及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体验的多样性、童趣性。
3.区域设置
第三组的老师着重探究了《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区域活动》,从儿童视角出发——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并细致地介绍了整体规划的个性化、主题设计的机动性和活动材料的操作性。
4.材料提供
第四组的老师从《真材适料,取之有道》展开评析,突出“真”、“适”、“道”三个关键点,“真”表现在:真老师、真孩子、真现场,“适”主要有三点:可操作、可塑性、可收集,“道”则是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5.师幼互动
第五组的老师围绕《“师幼互动”的高效打开方式》,从形式有招数、时机有视角、策略有价值三方面进行分析。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成就高质量的幼儿一日活动,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背后需要教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支撑。杨子澜园长尊重每一个生命自然成长的方式,践行在路上。
6.教育评价
第六组的老师以《让用心看得见》为主题,从活动效果、幼儿发展、教育方法、教师发展四个层面,并整合了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说明了幼儿在此次活动中在内省、人际、语言、运动、逻辑和空间方面的发展。
7.关键经验
第七组的老师从《关键经验与教师专业发展》切入主题,从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展开研讨,并重点把握了科学活动情感、方法、认知三个维度的关键经验。
8.核心素养
第八组的老师具体剖析了《幼儿园教师的十项核心素养》,主要有:研究力、关怀力、自主力、文化力、理解力、执行力、爱心力、觉醒力、影响力和知识管理力,苏格拉底说过:“教育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我们提倡教师成为一名真正的研究者,并根据不同条件和实际情况对幼儿的课程进行园本化的设计。
9.游戏观察
第九组的老师生发了以《走进游戏,走进幼儿》的主题探讨,从“自发自愿”、“假想情境”、“情绪愉悦”三大要素中,提炼出了关键词:游戏、自主、发现、愉悦、投入、想象、创造、开放、探索、快乐、合作、满足、专注、自由。
近海镇教育管理办公室幼教联系人龚丽华主任对九组评析做出了精湛的点评,培训的意义在于认识、吸纳和创新,自己在活动中也受益匪浅。在交流碰撞中,大家共享亮点、提出建议,这种蓬勃的学习力迸发出了更多的感悟。
四、高瞻引领,收获满满
活动的最后,南通市名师导师团袁炳飞副团长为老师们带来了专家讲座《凝炼属于自己的教学主张》,从什么是教育主张、为什么要有教育主张、教育主张的基本要求等方面为大家进行培训,老师们静心聆听,收获满满。在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幼教研训员陆圣红主任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后,本次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
揽一杯冬日暖阳,让教研幸福感溢出九宫格。沉浸式教研承载着成长的希望,一百个老师拥有一百个梦想,而这一百个梦想最终将汇成一个心愿:那就是深度研讨,资源共享;携手同心,幸福成长!让我们协力共助,在教育的路上,始终怀揣初心,一步一个脚印,用眷眷的教育情怀,静待一路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