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市充分发挥“理响东疆”品牌优势,掀起新一轮“党史

2021/9/29 0:00:00 人评论 次浏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七一”专题宣讲在圆陀角旅游度假区连兴港村文化大礼堂热闹开讲,116名村民汇聚一堂,认真聆听退休老教师张振康以《从“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坚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为题的专题党课,村民们互动热烈、好评如潮。 

“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党史宣讲的核心内容,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晓勇表示,要发挥“理响东疆”品牌优势,结合身边教材,掀起新一轮“党史千场宣讲进基层”活动热潮,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送上生动鲜活的党史宣讲大餐。

从“大讲堂”到“家门口”

“党带领我们治坍保民,建好家园,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衷心感谢共产党……”8月24日,在南阳镇佐鹤村第五网格“峥嵘姐妹微家”,一堂“家门口”的党史宣讲在阵阵掌声中进行。90多岁的老党员查希圣感慨道:“我腿脚不方便,平时很少出门,‘微家宣讲’就像我们身边的小广播一样,总能很及时地把党的最新政策带到我们身边,我们感到很受益。”

将“大讲堂”搬到群众“家门口”,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宣讲,进一步带动大家讲身边事、道身边理,把原有的“大块头”党史变成“小而精”的党史“故事会”,这是我市推动党史宣讲“热起来”“活起来”的一大亮点。为了更好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讲格局,我市围绕“哪里有党员群众,哪里就是‘主阵地’”的宣讲要求,针对专业特长、主讲专题、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和类别,在全市高标准高质量组建市镇村三级党史宣讲队伍。

如今,各级宣讲队伍充分利用全市530多个“党建微家”平台,定期深入基层、田间地头、企业一线,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七进”活动,让党史宣讲不再有距离感,推动形成“人人会讲、人人讲好”党史的生动局面。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6月17日下午,市委党史办原副主任陆欣刚结束《并港建闸:启东地方党史精彩华章》的宣讲,就被听众层层围住,“为什么要实施‘并港建闸’?”“您能不能再给我们讲一讲‘并港建闸’是如何实施的,有什么成效?”面对听众抛来的提问和请求,陆欣从启东人民是如何挑战恶劣自然环境的角度,耐心细致地一一进行解答。

依托全市13个党性教育基地、261个镇村史馆这一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富矿”,党史宣讲员围绕“并港建闸”“金山银山一担挑”等反映党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合力打磨《治坍保民为什么能》《果园村小康路上奔跑》等80多个“一村一品”宣讲案例,切实将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变成鲜活教材。“要用活身边的红色资源,广泛开展体验式、情景式、沉浸式的宣讲,力求使党史宣讲不留‘死角’、‘空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陆红琴表示。

为了让更多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党史宣讲中来,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我市统筹各类资源,以活动为载体,搭建起党员群众爱参与、真参与的互动交流“桥梁”,先后组织开展了“村史馆里讲党史”、劳模讲党课、“德润东疆”思政课、“青说‘七一’”等党史宣讲4600余场次,累计受众超58万人次。

此外,我市还充分利用“网络+宣讲”的形式,在汇龙镇临江村等30多家村史馆开展“云宣讲”等线上活动。录制“村史馆里讲党史”“红色基地忆初心”等短视频130多辑,通过“i启东”等移动平台集中展播。

从“学党史”到“践初心”

“‘九个必须’是百年党史的历史总结、经验总结,是我们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启示录、领航图、任务书……”连日来,市委宣讲团成员分赴基层一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广泛开展贴近、鲜活、生动的专题宣讲。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正意气风发地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我感到无比自豪、信心百倍。”新出海口起步港区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华文波激动地说,“接下来我们要扛起党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深入实施向海发展战略,以实干精神打造高质量发展‘启东样板’。”

为更好地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我市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的原则,在全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旗在项目一线高高飘扬”“两在两同”建新功等主题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共排摸梳理出市镇村三级民生实事2209件,已完成1300多件。开展志愿服务“我报到”、结对帮扶“我来帮”主题实践活动,累计办结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6800余件次……

一场场“冒热气”“接地气”的党史宣讲,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聆听者变成参与者,从参与者变成践行者,以主人翁的实际行动,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中“唱主角、当主力”,推动形成党组织聚焦聚力、广大党员积极行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不断把党史宣讲成效转化为推动启东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

本报讯 9月26日下午,启东市检察院与太仓市检察院、上海市崇明区检察院相聚云端,通过线上方式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办理长江口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三警联动”协作保障机制的相关意见》“云签约”仪式。

该《意见》全文共11条,主要就明确协作保障目标、明确协作保障方式、规范异地用警、规范异地使用办案区、探索成立三地“应急警队”、创新工作交流机制等六方面内容作了规定。

根据《意见》要求,三家检察机关将坚持需求导向,系统梳理“三警联动”工作中用警需求,通过加强三地司法警察在长江口生态环境公益保护工作中协助调查取证、安全警戒等“刚性”工作的协作配合,不断找准司法警察履职切入点和着力点,全面发挥协助保障警务工作职能作用;坚持实战导向,结合司法警察协助开展公益诉讼案件履职实际,围绕办案履职操作流程、盲点弱项、安全风险等内容,加强三地司法警察的异地用警、异地使用办案区、一体化派警等保障工作,逐一规范完善履职标准、程序、要求和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履职业务工作短板,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配合、高效联动”的原则,自觉强业务、提素质、练本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协助保障公益诉讼案件的业务素质、履职能力。

(梁剑峰 王丽威 曹军华 朱志成)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

栏目类别